本研究以赴越南投資紡織成衣業之台商為研究對象,利用文獻分析法進行資料整理,並且透過質性研究之半結構式訪談法進行多重個案分析。其實證結果如下:
越南吸引台商投資之主要因素為:勞工素質較好、工資低廉、地理優勢。
台商若要持續經營必須注意當地勞工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習慣,以此作為設計管理制度的基礎。
越南基礎建設不足、法治不完整以及員工罷工等問題確實會影響台商經營。
越南紡織產業發展未來與TPP有高度關聯,若順利加入,越南紡織品將會更有優勢,產業供應鏈也將更完善。
1980年後,台灣投資環境惡化導致經營日益困難,因此台商以降低生產成本為主要考量往海外移轉。中國經濟崛起後,透過許多優惠政策吸引許多外商至中國投資設廠,但近年來,中國的整體投資環境逐漸惡化,使過去吸引外資的優勢不再。
中國投資環境的變遷,使台商必須尋求第二個生產基地,而越南充沛的人力資源與市場潛力正是台商投資設廠的最佳據點,故本研究以傳統產業(紡織)為例,研究其海外投資之考量因素,並探討台商赴越南投資決定因素與經營策略。
綜合以上研究背景與動機,探討越南吸引台商前往投資的原因,而海外投資時,台商又該如何掌握越南關鍵的競爭優勢,是本研究關心的核心議題,因此本研究經由蒐集相關文獻資料以及與相關廠商進行訪談後,本研究將以赴越南投資之決定因素為主軸,說明越南投資環境的現況與在越南投資之企業該如何調整其經營策略,並提供台商作為赴越南投資策略與建議。
本研究期望達到下列之目的:
分析越南投資環境與政策誘因
分析台灣傳統產業赴越南投資之決定因素。
分析目前在越南投資的台灣傳統產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主要針對目前已於越南投資設廠之我國紡織成衣業者,採用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進行個別訪談,探討紡織成衣業台商選擇海外投資地點之考量因素及決定因素,並瞭解我國業者於越南當地之經營策略。
本研究旨在探討越南吸引台商前往投資之誘因及台商如何掌握當地競爭優勢,受限於時間與空間的因素,本研究主要研究的產業為「紡織成衣業」,因此台商赴越南投資之決定因素無法代表全部產業。
本研究根據研究動機及目的,蒐集文章、期刊、論文、官方統計資料、研究報告及報章雜誌等相關資料,分析「越南投資環境與產業發展情況」及「台商赴越南投資因素」,並進行靜態性的整理,以瞭解越南投資概況,推測越南未來之發展,進而探討台商赴越南投資之決定因素與經營策略,做為將來台商赴越南投資參考的依據。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之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與研究對象逐一進行間接訪談,將訪談內容之錄音檔彙整成文字資料,根據資料內容進行個案分析,並將資料予以歸納、統整,進一步分析我國紡織成衣業者選擇海外投資地點之考量因素以及赴越南投資設廠之決定因素,並瞭解台商於當地投資之經營策略與當地紡織成衣產業之未來展望。
表1 越南投資環境基本資料
自然人文 |
||
地理環境 |
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地理坐標為16°00′N 108°00′E,瀕臨泰國灣、北部灣和南海,北面接中國,西面接寮國,西南面接柬埔寨。 | |
天然資源 |
森林資源(動植物、珍貴木材及藥材);原油;礦產(鐵礦、銅礦、煤礦及石灰);海洋資源(魚、蝦等水產);農產品(水稻、玉米、甘薯、甘蔗、咖啡、橡膠、黃麻、茶、胡椒、香蕉、龍眼等)。 | |
勞動力 |
15歲及以上勞動力達4,100萬人次,工作年齡組之就業不足率為2.45%,且失業率為2.08%。 | |
宗教 |
多宗教共存之國家,多數人民信仰佛教(約占全國人口之50%),其次為天主教(約占10%)、高台教(約占3%)、和好教(約占4%)、基督教及回教。 | |
教育普及度 |
2014年越南15歲及以上成人識字率約為94%,以性別區分,男性占96.6%,女性占93.1%,以地區區分,城市地區為97.6%,農村地區為93.4%, | |
政治體制 |
社會主義,採集體領導,目前由越南共產黨執政。 | |
經濟概況 |
||
國內生產毛額 |
1,862億美元(2014年) | |
經濟成長率 |
5.98%(2014年) | |
平均國民所得 |
2,070美元(2014年) | |
物價上漲率 |
6.75%(2014年) | |
消費者物價指數 |
4.1%(2014年) | |
GDP平減指數 |
3.7%(2014年) | |
外國直接投資 |
202.3億美元(2014年) | |
進口總額 |
1,480億美元(較去年成長12.1%)(2014年) | |
主要進口產品 |
機械設備及零組件、電腦及電子產品及零配件、布料、電話機及其零件、各種汽油、鋼鐵製品、塑膠製品、紡織成衣皮革暨鞋類原物料、汽車、其他一般金屬、化學原料、化學製品、飼料及原料。 | |
出口總額 |
1,500億美元(較去年成長13.6%)(2014年) | |
主要出口產品 |
電話機及其零件、紡織品暨成衣、電腦及電子產品及零配件、鞋類、水產品、電腦及電子產品及零配件、原油、木材及木製品、運輸工具及其零件、咖啡、茶葉、腰果、各種蔬果、胡椒、稻米、塑膠製品、橡膠、手提包、皮包、行李箱、帽子及雨傘。 |
資料來源:越南統計總局;本研究自行整理
台商於越南投資之現況
台商於越南投資產業別
1988年越南首度核准外人直接投資,台資企業成為最早進駐越南投資的外商,早期我商對越南投資主要集中於傳統產業的加工、製造,如製鞋業、成衣業等,然而,隨著越南經濟成長,我商於越南投資產業項目也隨之增加,近年來以高科技電子產業居多,而相較於在越南投資的外商,其半數以上集中投資於房地產及服務業,唯獨我國於越南投資仍然以加工業、製造業主,占總投資額80%以上,並且為越南創造超過140萬個直接就業機會,有助於越南經濟發展。
表2我國在越南投資產業別累計統計表(1988~2013年)
排名 |
產業別 |
金額 |
金額百分比 |
1 | 加工業、製造業 |
23,179.81 |
83.04 |
2 | 不動產 |
1,689.63 |
6.05 |
3 | 建築 |
1,468.73 |
5.26 |
4 | 農、林、水產 |
672.24 |
2.41 |
5 | 藝術、娛樂服務業 |
244.84 |
0.88 |
6 | 旅館、飯店 |
153.16 |
0.55 |
7 | 金融、銀行、保險 |
134.2 |
0.48 |
8 | 衛生暨社會公益 |
81.2 |
0.29 |
9 | 教育 |
68.3 |
0.24 |
10 | 批發、零售 |
51.31 |
0.18 |
11 | 其他服務業 |
41.59 |
0.15 |
12 | 礦物開採 |
39.16 |
0.14 |
13 | 物流、行政服務 |
29.85 |
0.11 |
14 | 專業項目、科技 |
29.38 |
0.11 |
15 | 運輸、庫存 |
16.46 |
0.06 |
16 | 供水、廢棄物處理 |
7.5 |
0.03 |
17 | 資訊暨通訊業 |
5.65 |
0.02 |
18 | 電力、水、天然氣配銷暨生產 |
1.86 |
0.01 |
合計 |
27,914.86 |
100 |
資料來源:駐越南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本研究自行整理
台商於越南投資的生產聚落
台商於越南投資範圍十分廣泛,無論是由北至南或是較為偏遠的地區皆有我商投資,而我商主要於越南投資勞力密集型產業,如紡織業、成衣業、製鞋業等,越南南部地區為我商主要投資地點,其主要原因在於南越有較為完善的基礎建設與公共設施,且工業化發展程度較高。近年來,也有不少台商積極前往北部地區投資,其中以資訊電子產業最為明顯,主要是因為北越取得土地較為容易,且提供企業水電費與土地租金等多項投資優惠,而在地理位置上,北越鄰近廣東省電子製造業之生產基地,與廣東省運輸往來便利,易連結廣東省原有之產業鏈,另外,出口商品也相當便利,若欲將商品輸往中國地區,可經由廣西送達,若為歐美地區,也可由海防輸往香港、新加坡連接國際航線。
訪談內容分析
「當時東協還未成立,大部分台商都西進至中國,我們考量到競爭激烈這個因素,再加上當時總統李登輝提出兩國論主張,經過考量後,我們選擇至越南投資設廠。」(受訪者A)
「我們認為中國在經濟起飛的階段,以他們的財力,終究不會再需要我們外資進去,他是一個世界工廠,大家都進去投資設廠,競爭就會愈來愈激烈,然後主要是同文同種,大陸勞工不見得會聽命於台灣人。」
透過兩位受訪者所提供的訊息,可得知當時沒有赴中國投資設廠的主要考量為中國市場競爭激烈以及兩岸關係不穩定。另外,受訪者B也提到,中國經濟處於高漲期,貿易順差及外資流入會使得外匯存底快速增加,而當外匯存底累積至一定程度時,外匯需求將會消失,中國也將不再缺乏外資進入,再加上台灣與中國雖屬同文同種,但兩岸關係長年呈僵局狀態,使台商於經營上與中國勞工有社會、文化、認知差距等衝突,易造成勞資雙方的對立。
「主要是因為這裡薪資比較低,人也很勤勞,可以省下比較多的成本,做事也很有效率,而且生活習慣比較接近華人,雖然中國也很接近我們台灣人,不過我們考量到中國政治有隱憂所在後,覺得在越南發展會比較安全,甚至穩定一點。」
「我們先前有到過柬埔寨、緬甸及中國,後來決定在越南是因為,這裡人種比較接近華人,勤勞度比較夠,且成衣技術比較成熟,距離台灣比較近。」
依據本研究所整合的決定因素與兩位受訪者所提供的資料進行比對,發現吸引兩間公司前往越南投資的主因,皆是越南當地勞工勤勞度高且生活習慣與風俗節慶較接近華人,而受訪者B也提到,越南成衣技術較其他國家成熟,地理位置與台灣也相較接近。
「在這邊基本上就是廠房建要建合乎法規標準,諸如此類,像消防、公共安全的,這種是最重要的,那這個地方貪污嚴重,就算廠房照著圖去蓋,管區的公安也是會過來跟你囉嗦,像這種是小麻煩,大的困難是沒有,就只能慢慢跟它溝通協調。」
「基本上剛來的時候因為外資比較麻煩一點,所以我們都會用當地的人當人頭公司,那也有被騙或者是政策上面的不清楚,然後常常會走比較多的冤枉路,所以後來的話,我們是經過台灣的投審會,以外資身分進來,就是什麼事情都照政府的規定來做,唯一的麻煩就是你的費用會比別人高。」
依據兩位受訪者的回答,A公司赴越南投資設廠初期遇到政府官員貪污的問題, 而A公司透過溝通與協調的方式,避免招來更多的麻煩;而受訪者B也提到,初期赴越南投資是以人頭建立公司,雖然許多制度較外資為寬鬆,但是仍然無法避免受騙之風險,而後期B公司則改以正式外資身分進入越南,雖然需支付的費用相較於越資高,不過卻是較為安全之作法。
「在這邊做生產製造,第一個當然是成本它會比在台灣還要低,光是工人的薪資就比22K還要少60%,我們成衣廠是用工人最多的,這個是在整個成本結構裡面占最大部分的,所以主要考量的是員工薪資。」
「越南有與他國簽一些協定,譬如說他現在跟日本是免稅,所以你出口到日本的話,日本的進口商就不用再繳關稅,無形中他的成本就會降低,那我們越南的競爭能力就會比較強。」
透過兩位受訪者所提供的訊息,可得知在越南投資以生產製造為主的A公司,所受到的最大助益是廉價的工資成本,而以外銷為導向的B公司,則認為越南與其他國家簽署的貿易協定可產生最大的效益,兩者皆證實了台商赴越南投資設廠可有效降低生產與經營成本。
「這裡的社會人文、政治、經濟,各方面其實都不是那麼容易去理解,他的想法會跟我們走不同的方向,我們覺得是基本常識的東西,他們覺得是很奇怪的,這個問題會造成管理上的困難。」
「因為政策上面的不一樣,我們到這邊就要跟著人家的政令去走,譬如說他們懷孕生產完是休息半年,而且你要付她薪水,半年後來上班,第一個月你還要讓她提早下班,操作上面就比較麻煩;然後像在我們鄉下廠來講,你要應付他農業忙碌的時間,他可能要請假回家幫忙割稻子,所以你那段時間就稍微接少一點訂單,把它控制下來。所以他的民俗習慣還有政策,會跟我們台灣有很大的差別。」
由兩位受訪者分享的經驗當中,可證實台越雙方之想法會因民族性不同而有所落差,且台商必須適應且遵守當地法令,否則會造成當地政府或勞工的反彈,另外,受訪者B提及赴當地投資設廠勢必要配合當地民俗習慣,才能夠順利永續經營,而面對上述之困境,需由時間調適,並調整出適合當地的經營方式。
「越南技術人員比較不足,這時候我們會從台灣調技術人員過來支援。」
「在越南生產比台灣生產需增加約十五天的原物料配送時間,再加上越南勞工工作效率較台灣低,生產所需時間增長,以至於資金周轉期間需拉長,資金也要相對地充足,才能接收更多的訂單。」
從兩位受訪者分享的經驗當中,可得知越南生產製造可能會面臨技術人員不足的困境,且因原物料仰賴進口,使得生產所需時間增長,以至於資金周轉期間也隨之拉長,因此做好資金流動之預測相當重要,才可避免財務緊縮之問題。
「因為我們在胡志明市,基礎建設基本上是充足的。」
「受到基礎建設的不足的影響是一定會有的,因為我們工廠現在總共有四個工廠,那其他三個工廠離胡志明市大概都3~5個小時的路程,那它們目前的高速公路就是只有一小段,所以他的基礎建設目前還是很缺乏,造成整個運輸時間會比較久一點。」
兩位受訪者所提當中,可得知在經濟發展快速的胡志明市投資設廠較沒有基礎建設不足的問題,主要是因為胡志明市設有國際機場,交通系統也相對發達,但是若在胡志明市以外的地區投資設廠,在原物料運送的過程中勢必需要花上一段運輸時間,且運輸成本也會增加。由此可以判斷越南基礎建設不足的問題仍舊存在。
「法治方面,在面對法治不完整的情況下,這個地方法治參考用,遇到事情的話幾乎都是用錢來解決,這是在這裡在經營上實際發生的困難,就算有法令規定,可是來檢查你的人或是來找你麻煩的人,他都有一套自己的說詞。」
「多少會有,不完整才有漏洞可以找,但是也不一定對我們都是好的,要看事件,因為基本上不完整並不表示說你只要照著它去走就好,你不能說它的不完整你就會有發生什麼問題,那不完整的結果妳還可以容易用錢去打通,但是如果說它在完整的體系,所有東西都是電腦作業的時候,一點閃失都不行就沒辦法作弊,那人工作業的時候妳就有漏洞可以選,就是咖啡錢。」
依據兩位受訪者的回答,可證實越南法治不完整問題仍舊存在,且公關費用仍是無法避免,根據受訪者A的回覆,可得知就算法令明文規定,但礙於越南法治不完善,若當地政府官員貪婪,也會想盡辦法找麻煩以利收取咖啡錢,而受訪者B對於該國法治不完整則有不同的見解,受訪者B認為法治的不完整反而容易鑽漏洞,方便打通關係。
「比較嚴重的罷工我們這邊沒有,是平陽省及同奈省那邊有,我們的罷工有些問題像是因為吃飯問題罷工的,因為覺得菜色不好,最後就是重新做菜單,其實工廠人多的時候,你很難去讓每一個人都滿意,當突然間出現一個意見領袖的時候,他就會起一個帶頭的作用,通常我們只要把這個帶頭的處理好,那大概就沒什麼事情了。」
「罷工喔,就是要要求,所以他會警告你,如果你不答應我這個,我什麼時候開始我就不上班,就會發動罷工,那我們是有一次飯沒煮熟,他們就罷工了,所以他們都是為了小事,就是食衣住行弄好就可以了,那我們工廠會定期辦足球比賽,讓大家有一個抒發的機會,因為人都是需要關心的,我們在這邊要去了解他們的習性,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是只想著要賺錢,相對的他們罷工的情形就會改善一點。」
從兩位受訪者分享的經驗當中,可得知越南員工罷工事件是存在的,只是嚴重的程度不同,而通常勞工罷工主要原因皆是與食衣住行有關的訴求,經過雙方溝通協調達成共識後,皆能有效處理此類案件,因此可推論在罷工事件中,良性的溝通為有效的處理方式。另外,B公司利用當地風俗習慣與員工打好關係,以利降低員工罷工次數。
「目前看的到的是TPP跟RCEP,沒有意外的話越南都會加入,再加上越南本身是東協成員國,它又簽了一些國家的FTA,在出口上會有優惠。」
「以目前來講的話因為越南是開發中的國家,所以政府還蠻積極的,例如他在上個月跟歐盟FTA談妥協定,他出口到歐盟就免稅,無形中歐盟進口上就減低成本,他就比較願意把訂單下到越南,還有目前在談的TPP,雖然還沒過,但是大家在想如果過了,進口美國就免稅,那目前看好上游的產業會慢慢進來,無形中供應鏈就比較完善。」
從兩位受訪者回答當中,可以證實紡織成衣業會受到越南與多國簽署之FTA及積極參與TPP、RCEP等區域經貿整合等協定助益,而取得更多的出口優勢,進而提升出口產品在國際間的競爭力,受訪者B也提到,若TPP生效後,將帶動紡織成衣之上游產業進駐投資,使紡織成衣產業的供應鏈變得完善,少了進口原物料的環節,生產經營成本也將隨之減少。
「越南原料不足,都是需要進口的,這是在整個產業鏈的上游,越南本身沒有輕油煉解廠,沒有輕油煉解廠就沒有石化產業就不會有長纖,所以說它必須要進口,而短纖的棉紗是越南比較欠缺的部份,這比較困難,因為越南的氣候不適合種棉花。」
「目前最大的困難就是歐美經濟不好,整個經濟下滑的話,以食衣住行來說,消費群的改變,就會打擊到成衣市場,那原來就有這麼多工廠在生產,訂單減少以後大家就會搶,就會削價競爭。」
依據受訪者A的回答,證實越南確實有上游產業發展不完整之困難,以越南的經濟環境來看,越南的石化產業才剛起步,但仍然欠缺煉油輕解技術,且越南氣候不適合種植棉花,因此紡織原物料仍需大量仰賴進口,同時也為上游產業目前仍無法快速發展之障礙。另外,受訪者B提到,近年來歐美經濟下滑,使全球經濟受到影響,消費者對於成衣的消費減弱,且隨著電子業發展迅速,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與慾望隨之改變,而打擊到成衣市場,企業為了於夾縫中求生存,就會採取削價競爭之策略,B公司也因此將訂單轉往利潤較低的低價位之品牌。
「目前比較嚴重的問題是缺工,缺工的情況到鄉下去會比較改善一點,因為都市教育程度比較高了,人民不願意再做這樣子的傳統產業,他寧願到百貨公司去站櫃當櫃姐、櫃哥,他也不要到工廠來。」
「在東南亞來講的話,越南還是屬於勞動力比較強、政策比較明顯化,再來就是沒有政治紛爭,這非常重要,而且我認為如果取大概十個小時以內的交通路程,越南來講還是首要的人選,那加上這邊華人多,跟我們的思想有差但是不至於差距非常大。」
根據受訪者A的回覆,可得知越南隨著人民教育程度變高,年輕人不願到工廠上班,而選擇到服務業、電子業等,使目前越南傳統產業面臨了與台灣一樣的困境,若長期處於缺工的狀態,將導致製造業訂單短缺,甚至無法維持經營。而受訪者B提及,相較於鄰近東南亞國家,越南仍有投資環境優勢,無論是地理位置或是勞動力,甚至是政治方面,皆為適合投資的地區。
「如果之後越南成功實行TPP的話,越南出口紡織品將會有優勢,因為TPP有原產地規定,為了享有零關稅優惠,越南上游產業也會隨著發展起來,整體的供應鏈就會比較完整了」
「除了看他TPP怎麼簽署,就是看原物料、供應鏈的齊全,那無形中你就節省了很多運費,你不用再等布從中國來,不用再等台灣過來,在當地的話可以生產出來,那成本就會節儉,成本節儉再加上出口便利。」
根據兩位受訪者的回答,可得知若TPP成功實行,越南出口紡織品將會更有優勢,產業供應鏈也將更完善,當原物料不再需要仰賴大量進口時,成本就會減少且便利,而TPP所帶來的關稅優惠,也將為越南紡織成衣業帶來更大的商機。
「從中國來的我認為就不用了,因為以前在中國待習慣的台商,其實他們早期到中國去都是做老大,他們管理方式比較偏向高壓管理,中國人的奴性也比較強,反正就是你講我就聽,那這邊不一樣,這邊會反彈,那不建議台商進來是因為這個地方太難懂,各方面都不是那麼容易去理解它。」
「其實看必要,我覺得行業不一樣,我不能貿然建議他到這邊來,而是每個行業都不一樣,要來的話就要有充分的準備,你再進來。」
依據受訪者A的回答,無論新進台商或是從中國移轉至越南的台商,皆不建議到越南投資,他認為對於新進台商來說,越南不僅風俗習慣、法令與我們不同,連觀念也與我們有所落差,因此需要花費許多的時間去了解越南;而對於中國移轉至越南的台商來說,畢竟中國與越南適用的管理模式大不相同,稍有不慎,則易引起大規模的罷工事件。而受訪者B則是持保留的態度,認為若投資者想赴越南投資就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能避免各種風險和困難發生。
結果與討論
本章根據訪談分析,歸納整理成研究結果與討論,作為欲赴越南投資之台商決策參考依據,結果與討論共分為以下五點:
建議
本研究透過越南整體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四項綜合分析,制定出以下四項策略分析:
投入資源加強優勢能力,爭取機會
投入資源加強優勢能力,避免威脅
投入資源改善劣勢能力,爭取機會
中越合作網(2004),越南吸引外資迅速發展主要因素,2004年
許文堂(2014),台灣與越南雙邊關係的回顧與分析,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0卷第3期,2014年
陳宜君(2015),多項利多加持 越南受外資青睞,Digitimes電子時報,2015年
2015 年越南投資經營環境將繼續得到改善,人民報,2015年2月19日
陳怡如(2014),東協逆襲TPP和RCEP相爭 越南坐收漁翁之利,財訊快報,2014年5月24日
曾翌萍(2014),低工資、優惠稅率 吸引台商赴越投資,TVBS新聞,2014年5月15日
Reader Comments